不同偶遇之偏灾。”
十多年的战乱和屠杀,造成江南广大地区人口锐减、田地荒芜。
江淮一带除了**,还有天灾。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环境,民政不治,水利失修,旱涝虫灾更易为患,这更加重了这时期江南人口下降。
在1864年那场饥荒中,皖南一带还出现了卖人肉的不法奸商,开始时二十文一斤,后来竟涨到一百二十文一斤,触目惊心!
而且皖东南一带平均每两年就要发一次大水。大水之后必有大疫。污水淤泥滋生杂草,田舍荒芜又使野猪和老鼠成群,这些都为蝗虫大量繁殖和瘟疫流行埋下了极为严重的隐患。比如广德县因大疫人口由1859年的三十一万多人,到1865年锐减为五千余人,幸存者仅为原人口百分之二。之后,今郎溪县境内及长江沿岸等地人瘟也流行开来。
当时的瘟疫实际上就是鼠疫。病菌通过老鼠和跳蚤的叮咬传染于人,轻者引起淋巴结炎,重者因病原体侵入血液,就会引起败血症或肺炎。鼠疫感染者起病快,病程变化也快,开始时突发高烧,周身疼痛,双足麻木,并伴有出血征像,两天内终因极度衰竭不治而亡。
瘟疫来势之凶猛,即便是围攻天京的湘军也不能幸免。鲍超所部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