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泽对“长崎事件”的处理结果也非常满意,拿出前些天的《申报》给曾广孝看,《申报》刊发报道,称这“长崎事件”是中日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曾广孝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忧心忡忡对曾纪泽说:“这次日本妥协,孩儿更加认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唯有坚船利炮,才能让日本人低头。”
曾纪泽说:“你说得对,最近为父准备把长江水师学堂也交给你管理,那个总办吴仲翔,办事畏手畏脚,我很不满意。你去主持学堂的工作,大量培养海军人员,研发新式海防武器吧。“
“是什么?”曾广孝好奇地问道。
“你去了就知道。”曾纪泽哈哈大笑,说:“你先去见一个人吧,他叫严复,让他帮你。”
严复,就是历史上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的著名启蒙思想家,此时才二十八岁,不过严复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海军人才——1879年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回国后担任长江水师学堂教员,在学校里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所以对见严复,曾广孝的内心还是颇为期待,他会不会让自己失望呢?
曾广孝回国休息了两日,便去了长江水师学堂。学堂在南京城东八里。那天秋高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