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也有些思想开明的官员同情他,救济他。康有为便按照资助银子数量的多寡,“分封”这些救济他的人为“贤人”“大贤人”。
康有为在结识了珍妃的表兄后。托他给帝师翁同龢写了封毛遂自荐信,介绍维新变法。翁同龢看,这康有为的书法不错呀,大有汉魏六朝碑学之遗风。甚为欣赏。加上康有为在托古改制中,加入了开矿设厂修铁路等务实的内容,翁同龢也似懂非懂。
当然。最让翁同龢心动的,是康有为在信中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富强可驾万国。”
这足以吹破母牛屁股的“三年可自立富强”骗不了熟悉国情的吴王曾纪泽,忽悠不了老谋深算的张之洞,但翁同龢从来没搞过实际洋务,以为修铁路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年可以来个万儿千里,此时翁同龢已年过花甲,对他来说,这牛皮吹得很有吸引力,毕竟,再活二三十年没把握,再活三年,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清国自立富强,正是翁同龢梦寐以求的。
翁同龢心想,李鸿章办了二三十年洋务没办到的事,他和康有为或许变法三年就能做到,这对李鸿章来说,该是多沉重的打击?于是兴冲冲跑到乾清宫去找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