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各样的评论围绕着改革展开,由于文章中提到了国企改革,大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最近双林省闹得比较凶的延春事件,大家都明白,穆喜之这是坚定不移地表示了对张鹏飞的支持。
穆喜之的这篇文章刊发的时机恰到好处,等于是代表官方终止了这段时间对延春问题的争论。别看穆喜之主要身份是学者,可是由于他被称之为“国师”,他的意见完全影响着当今判断和思路。由此可见,这篇文章针对性很强。
当初唐老总通过唐小林暗示张鹏飞找穆喜之,就是考虑到了他特殊的身份,这种文章如果完全由官方来写,难免显得对张鹏飞的过分偏心和依赖。但穆喜之就不同了,他是位学者,可以影响社会上的争论。更加厉害的是,文章还登上了内参,这就加大了力度。穆喜之文章的刊发,也减轻了内务院和唐总身上的压力,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乔炎彬坐在自己办公室里盯着手中的《日报》,不停地叹息,他没有想到连穆喜之都跳出来替张鹏飞说话,他知道张鹏飞学习了哲学,却没想到穆喜之对他如此照顾。
正想着呢,电话就响了,他拿起来接听,淡淡地打了声招呼。
“炎彬,穆公和他有什么关系?”胡常峰颇为激动地问道,他也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