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翁之琪亦是衷心之言,黄得功这个大老粗向来以勇武著称,反而被人忽视其智慧一面。
或者说即便他勇武有余智谋不足,但其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什么地形什么环境下,当如何用兵,胜率几何,这种门道他比常宇还精通,打眼就知道该如何布置胜算几何,无非在用计方面稍逊。
黄得功在发兵之际,常宇便交代他缓行,就像出来郊游一样慢慢溜达就是,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体力和诱敌,因为无论谁都知道,憋了火的清军一旦发现有明军送上门来,必定要出兵前来厮杀。
而此时已是夏日,无论敌我都不会选择在烈日激战,十有会在傍晚黄昏之际,所以黄得功索性就在骆驼营守株待兔各种先手布置。
该如何迎战呢,黄得功这一手连一手的布置绝非灵光一闪,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首先常宇的南线部队会为他分散清军的兵力,也就是说清军最多也就派万余兵马前来。
可即便这样,黄得功心里清楚这万余清军骑兵也非他能挡得住的,他虽嚣张狂妄但却不是盲目的,既然正面干干不过,那就得玩阴的了。
一番实地勘察后,黄得功便决定,先以骑兵战败诱敌深入然后利用骆驼营等周边的村落地形来抵消清军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