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疼惜。
“不行,你才十三岁,弓马射箭,练得都娴熟,你啊,天生不是做武将的料,还是专攻文赋和儒术,日后在朝堂上发展,未必不能做到尚书、宰相职位,何必去边关冒险?”
长孙无忌坚持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可是罗成兄长的诗句,他文辞那么好,却还是热衷武略,孩儿哪怕日后不能为将为帅,但是多懂一些疆场经验,见识一下边荒风貌,总也有些益处!”
高氏自然也舍不得,在一旁劝慰。
不过长孙无忌年级虽小,主意倒是很正,软磨硬泡,陈述利害,最后还跑去罗府求罗昭云出面帮着说辞,才最终被放行。
同行者,自然少不了郭孝恪了,他在京城府兵内,毫无根基,算是罗昭云提拔上来的人,打上了他的烙印,所以,罗昭云外出上任,他麾下的都尉、校尉,也可以申请跟随出行的。
除了他之外,长孙烨、侯莫陈婴,这两位昔日跟随他平叛汉王的偏将,也打算跟他一起出征,这让罗昭云有些惊讶,本以为是苦差事,没有人会愿意去,想不到,这两个曾经桀骜不驯的属下,经过几次接触和共事,已经对他相当敬佩了,愿跟随去边疆立功。
罗昭云答应下来,准备数日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