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都暗自佩服李渊的老辣和沉稳,表面上还是效忠大隋,展现自己的忠君爱国,完全处于救民于水火的意图,毕竟千百年来,谁要起兵反抗朝廷,肯定要被扣上大逆不道的罪名,李渊爱惜羽毛,不肯直接提出造反的口号。
但是,不少聪明人都明白,李渊最后肯定会改朝自立,否则,这样起兵之后,即便拥立了杨侑,等代王年长之后,如何肯放心,让李渊手握如此重兵,发动废立君王的兵变,简直是大忌,所以,最后李渊不改朝换代,那么杨隋也会事后算账,对他进行清洗。
随后,李家张贴新的军规、民政策略,免除三年的赋税,开仓放粮,不让百姓挨饿,同时招募新军。
许多壮丁兴奋加入李家军,都觉得这个时候参军,算是心腹的主力军,享受的待遇和提拔都会比以后的军队有优势,加上局面的烘托,所以,不少男丁纷纷加入队伍。
李建成、刘弘基负责新军招募之事,李渊还是希望自己的嫡长子,能够有更多的建树和风采,比起李二的鲁莽、不按常理出牌,他还是更喜欢这个稳重成熟的长子。
李渊安排好一切之后,回返唐国公府,这时,李世民追上去,想请父亲分给他三万精兵,他要出雁门,阻抗刘武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