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我发现最深层的原因并非我有一颗孝顺的内心。
我在分析这个添加在背景上的自我定义时,我发现自己孝顺的动机竟然是别人的看法。我从来没有主动想要孝顺,也许偶尔有点感触吧,但更多的,是‘在别人眼中,我是个孝子’。
为了这个定义,为了自我的存在,我有时明明觉得很难受,却又不得不这样选择。什么两难的选择,不过是自我编织的时候,不小心弄了两个矛盾的定义罢了。”
老婆退了一步,很是惊恐说:“你不准备孝顺你妈妈了?她这么多年,含辛茹苦把你养育成人,你说不孝顺就不孝顺了?你还是人吗?你的良心呢?被狗吃了吗?”
袁长文:“她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所以我就要好好报答?这根本不符合逻辑,这完全是道德绑架。如果我妈是为了让我报答,让我长大之后孝敬她,而将我养大……
当然,我妈不会承认这点,因为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生个小孩。我相信,她也是看到身边的朋友都有小孩,或者老一辈的催促,稀里糊涂跟着整个社会浪潮前进。
回到刚才的说法,我妈如果为了将来的回报而养育我,那还不如去投资。至少二十年投资回报的稳定性,超过养育一个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