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抑郁,还能开心的话,那绝对是一种扯淡。角色虚假,就是靠着遮挡“无我”来存活,而情绪的反应都是自我定义与现实的互动,也就是来自角色。
    角色看见可以摧毁角色自己的东西,还能开心?
    面对抑郁,角色必须存活,于是只能将抑郁定义为一种疾病,并且让患者自己也认为这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症。这样,大家都可以活得好好的,不要在意什么“无我”,好好玩。
    皆大欢喜。
    唉,好想愤怒,然后化身一团火焰,将所有的角色烧个干净。真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就是无法愤怒呢?
    也许,这条斩杀的道路,自己永远没有走完的那天。说不定,这辈子自己就这么碌碌无为耗费时光。
    呵呵,又是谁在定义“人生必须要有所作为”,还有“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
    故事啊!
    既然可以这样写,我也可以讲那些努力奋斗的人生,才是一种浪费。
    理念、看法,都是一种自我定义,都是扭曲的虚假,阻挡着我体会真实。
    没有看法,本身就是一种看法。没有自我定义,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定义。
    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