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干净”这个自我定义如果不是一个自我定义,那就没有什么影响。斩杀这个自我定义,并非要求“我不爱干净”,而是我不会被“我爱干净”所羁绊。
当我需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或者“道”控制我的生命之船需要驶向某个地方的时候,尽管跟“我爱干净”相冲突,但我依旧会听从“道”的安排。
这才是斩杀。
我将变成一个机器的零部件,机器的运作要求零件做什么,我就会做什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拥有无数虚假的自我定义,通过脑子里的吵吵来做出选择和决定。
处于当下,这是老师的教会,也是老师说狗狗拥有的特性之一。如果要处于当下,那么就不要抱怨。但是不是意味着所有发生的,我都只能承受?
哈!
确实只能承受,但并非无法作为,并非不进行任何选择。因为不作为,事实上也是选择了“不作为”,选择了“不进行选择”。
这同样是一种预订,同样是一种自我定义。不过,这个自我定义显得很棒,承受所有然后不抱怨。那么,关键在于选择的渠道。
不管承受当下之后做出如何选择,那个选择总有个依据总有个源泉。而那个依据或者源泉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