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获取凭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以更轻易的理解整个世界……
    这已经是两个分化,一头是真实,是摧毁生活而存在的。另一头则是好好享受整场梦境,自然需要丰满角‘色’属‘性’。
    一个丰满角‘色’的存在,怎么可能理解什么真实,又怎么可能想通这些毫无意义的斩杀行为呢?
    像白居易写的,“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既然怎么说都是错,那为什么还要留下五千字呢?
    如果老子触碰真实,那么必然不会继续思考,只是顺着生活的流动前进。当宇宙需要一本书的时候,老子只是顺从这种流动,写下这五千字而已。
    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道德经》通篇没有讲什么是“道”,只是在说什么不是道。并且利用喻来将“道”的一些特征显现出来,如善若水之类的。
    既然没有思考,也不会通过脑子里的扭曲来权衡,自然行事很难被常人揣测。谁知道生活的流动需要什么东西?
    不会因为宣称“沉默是金”于是不再说话,相反,很有可能会变成夸夸其谈。触碰真实之后,角‘色’已经不存在,那么这个角‘色’也不会需要抓住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