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终究,这些不过是文字游戏,都是人为强行扭曲而来的。比如悲伤,似乎天然就带有贬义和不要发生以及不要长时间延续的背景含义。
并不是一个叫做“那份觉察”的玩意,而是用“那份觉察”来形容某个玩意。所以,关键是某个玩意,而不是那份觉察这四个字。
那份觉察如何幻化成虚假的?如何成为那些人和事的?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是如何将这些幻觉当作真实的。比如所谓的自由意志,就是我此刻觉察到之前的思考证明,自己此刻的思考来自之前的思考。
我此刻觉察到自己在思考苹果,同时也觉察到之前自己想要思考苹果,于是我就宣称此刻自己在思考苹果是因为之前自己想要思考苹果。这就是一厢情愿的相信,就是为了方便生活而“不要那么极端”的思维。
都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不是么?
比如时间的连续性,同样也是将之前的“觉察到的画面元素”当作真实,才会认为时间是线性流逝的。
就像这章内容,当看官阅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很自然就会认为上面的段落是一分钟之前阅读的,并且认为“我肯定是从第一个自然段阅读到这个自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