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相信只有自己看到了这点,但这种说法依旧建立在假设之上,“别人也是真人”这个假设似乎不容易扔掉。
    不过,最终都会扔掉。
    我都不是人,还有什么不可以扔掉的呐。
    都只是画面元素,就是这样呈现,就算不符合逻辑,我也没有任何办法。
    但不真实就是不真实,我的对手就是虚假。
    既然不真实,那么就扔掉,没有什么好说的。
    管你角色是好是坏,统统都扔掉。
    什么也不会剩下,我就像一个疯子一样,看见不真实的玩意就扔掉,也不去理睬是不是对生活有帮助。
    这种不去理睬未来的生活,听起来很不错,专注当下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只不过,我是为了斩杀,角色都不会存在,责任道德也不会存活。
    而不是在保留角色同时,达到一种听起来很棒的生活状态。
    没有一个我,都只是角色,都只是画面元素。
    这么简单的说辞,还要重复多少遍,才能让自己丢弃袁长文这个角色?
    有必要如此这般呈现画面元素吗?
    呈现“袁长文这个角色正在斩杀,知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