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唯一的“错漏”就是只知注意前方的剑戟,却忘记了背后的匕首。】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这就是赵桓在初次全面了解岳飞之后,写过的一段话。他过于盯着前方的征战,而忘记了后方的可能会给他致命的一击。
和岳飞那种华夷分明的态度不同,韩世忠的性子就忍不了。
赵桓很喜欢韩世忠身上的那股劲儿,就是谁特么的造次,干就完事了!
事实上也证明了,韩世忠这种莽到底的态度,在朝堂昏暗的时候,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绍兴十一年的时候,赵构打算议和,就派出了张俊、秦桧和岳飞三人去调查韩世忠贪腐案。
赵构一开始也不想杀了岳飞换和平,而是想杀了韩世忠。
岳飞是个心思极为细腻之人,张俊和秦桧没有发现的问题,岳飞发现了,但是岳飞并没有检举韩世忠,一切按着张俊的札子为主,完成了那次的调查。
韩世忠怎么躲过这次杀身之祸的?
张俊秦桧车驾一到,韩世忠命令亲卫把刀一抽,把张俊秦桧的车驾团团围住,一句哪来的回哪去!气势十足,吓坏了秦桧和张俊。
岳飞当时三十岁建节,乃是赫赫名将,自然出入没什么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