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民药局直属于御医院,它的主要受众是大宋朝的普通百姓,主要是作用是以低廉的价格出售药材、中成药,而惠民药局有一医官为提领,内外科大夫两名,坐堂诊病。
这惠民药局除了专营药物贩卖以外,还有培养医者学徒,监视天下疫情的功能。
这也不是赵桓的创造,乃是当初王安石将唐时的悲田养病坊的基础上,改出来的熟药局和和剂局。
而惠民药局这个词,也不是赵桓无中生有。
熙宁五年,王安石新政,设置了熟药局。
而这个政策在崇宁二年的时候,正在由赵佶推向了全国。
政和四年的时候,赵佶将熟药局正式更名为医药惠民局。
而后在绍兴十八年,由宋高宗赵构,推而广之,将其正式变成国策。
而后蒙元时候,蒙元对此项政策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宋朝,在《经世大典》中,将惠民药局单独列传,将规章制度讲解的非常明白。甚至还有专门挑选儒生改医的政策,并且第一次将行省的大型医药局的提领的品秩,提高到了四品。
明朝时,更是在开国时,在洪武三年,朱元璋顶着朝堂的巨大财政压力,力排众议,全国各省设立惠民药局,目的就是怕瘟疫四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