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地发展着。
最初的时候,弹簧应用的比较多,但是弹簧悬挂占地方,自重大,只能用小直径的负重轮。
后来,经过反复的发展,终于找到了一种非常适合坦克的悬挂方式,就是扭杆。
这种悬挂的原理,和拧毛巾差不多,用双手将毛巾两头抓住,然后双手反方向扭动,毛巾里的水就会被拧出来。当将毛巾拧紧以后,手会感觉到毛巾有一股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毛巾被扭转以后产生的弹性力。
扭杆悬挂,就是同样的原理。
扭杆一侧安装在车体侧壁上,另外一侧通过车体的孔洞穿出,连接到摆臂上,轮子上的重量载荷通过摆臂使扭杆产生扭转,获得的弹性力用于支撑车体。这就是扭杆悬挂的原理,非常简单,而且占用空间也非常少。
扭杆式悬挂的特点就是动行程很大,理论上行程总长是可以接近两倍摆臂的长度的,完全不存在其他悬挂需要考虑弹簧的长度等问题。另外结构不算很复杂,占用车体空间很少,所以,几乎所有的坦克,都开始使用这种悬挂了。
如果说它的缺点,那就是扭杆是横穿车体的,所以战地维修不便。
现在,72型坦克的扭杆,也全部在车底安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