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封其为武阳侯,后进封定国公,其子徐景昌继嗣,徐增寿一系随明朝朝廷迁至北京直到现在。
而徐达的魏国公,仍旧通过徐辉祖一脉络,传到了现在的徐弘基这里,作为南京城爵位最高的人,而且有着一定的手段,他
其实,除开魏国公徐弘基之外,还有很多的勋贵后代,比如诚意伯刘孔昭,武定侯郭培民,临淮侯李弘济,怀远侯常延龄等等一大票人,共同参与南京的防务问题。
一般情况下,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这三位大佬商量着决定的,至于谁的权利更大,都是再不断变化的。
守备勋臣是遗留在南京的勋贵话事人,守备太监代表着皇帝的意志,而南京兵部尚书,又算是文官集团的代表。
土木堡之变后在北京不复存在的三足鼎立态势,在南京依旧延续着,相互制衡,基本上不会出什么乱子。
现在权势稍微大一些的是阎鸣泰,他是东林党人,而南直隶又是东林党的地盘,他自然是混得开,正因为这个身份,勉强压过守备太监韩赞周一头。
而魏国公徐弘基知道争斗不过他们,也就掌着手中的兵权,安心捞钱享乐,他的家族自开国就是功臣,在南京掌权了这么多年,树大根深,捞钱的法子多得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