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原名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座神山,万山之祖,华夏龙脉起源之地。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栏。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镇之。”
由此可知,它并非世人常说的昆仑山脉,也并非单独指某一座山峰。
就在世人无法观测的地区,云雾笼罩的群山深处,真实存在却又不被世人所知的一座通天神山,静静耸立着。
它通体呈圆柱型,上下几乎一般粗细,直径无法估量,数丈宽的一条玉石台阶蜿蜒盘旋,绕着石山而上,直入云层当中。
直上数万米,跃出云头,神山戛然而止,形成一处极为宽阔的平台,玉石栏杆紧贴着悬崖边缘打入地底,几百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在夜色下闪烁着幽冷的光泽。
五色花树长在路旁,朱鸟卧在枝头,形似小虎的兽类卧在树下酣睡,白日里吞食云霞,演练道法的诸多弟子此时也入了梦中,只有漫天星斗映照着寂静的神异之地。
东南方位的平台边缘,有一处八角形石台,高七尺,方圆三丈,有一位黑衣道人正盘坐在上方,他头发散乱,双眼瞪得滚圆,衣袍上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