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而去。”
李振默然片刻。
忽而起身,向李晔行大礼,说道:“振不才,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晔能看破天下大势,并且有所谋划,这等远见与未雨绸缪,是人主之本。
李晔学识不浅,这是成事之基。
李晔待人接物,亲切平和,让人如沐春风,这是聚众之姿。
李晔今日去鹊栖桥,是专为他李振而去,就说明李晔注意他已经很久,能在李振遇到苦难,无处落脚的时候,不惜冒着夜雨,也要及时亲自去请他,是对他的尊重。
这个安王,是昔日名动天下,被世人誉为拯救时艰之英雄的李岘后人。
他还是皇朝四品大员,在刚刚及冠的年龄。
这样的人,值不值得效忠?
值得。
若是这样的人,李振都不效忠,那普天之下,还有多少更好的选择?
难道真要去找个商铺,做个伙计,从此绝了贡举之途,将毕生才学,用来对付几本账本?
当世士子出仕,除了考贡举外,投靠藩镇节度使,成为节度使幕府的官员,也是一种途径,朝廷对藩镇的官员,也是承认的,而且会定期在这里面选拔良才,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