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以后的互联网+时代,烧钱就是在赚钱。
在烧钱方面,前世的京东和滴滴是做的最好的。
京东在盈利钱的十年中,不停的在烧钱,尤其在电商价格最激烈的2011年与2012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京东就烧掉了4亿美元。
很多人都觉得刘强东是个倒霉孩子,把大量的钱都挥霍掉了,结果还没赚到钱。直到2016年,京东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达到10亿。
再看滴滴,在出租车垄断时期,虽然网约车也存有一定的市场,但是根据新事物被市场接受的规律来看,网约车的推广必将是个持久战。
可是滴滴愿意烧钱,让消费者在优惠的驱动下迅速接受了网约车服务,市场短期内铺开。
而消费者呢,也从开始的打车上班只需几元钱的利益驱使到习惯于网约车的便捷而主动使用,这些都是几十亿资金进行“市场教育”的结果。
烧钱烧钱,烧的不是钱,烧的是核心竞争力,烧出来的是市场。
所以,于松的烧钱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用钱来换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教育市场、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用户、以最快的速度打败对手,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市场垄断权和定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