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的戚家在登州府的历史,比起世袭登州卫指挥使的王家来,还要悠久一些。
王家的先祖是跟着永乐皇帝靖难得来的功劳,而戚家先祖则是跟着太祖皇帝老朱打天下得来的功劳。
登州卫戚家先祖戚祥,早在太祖皇帝老朱还在郭子兴手下打工时,便去濠州投奔他了,并做了他的亲兵!后来又随着老朱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大明立国之后,戚祥后来在随从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时阵亡。
太祖皇帝老朱感念旧情,大手一挥,给了戚家一个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的铁饭碗。
不过比起王家在登州子嗣兴旺、人才辈出,不断开枝散叶,逐渐成为登州首屈一指的大家族来,戚家却是一直人丁不旺、子嗣单薄、势力难张,因此在登州影响力有限。
特别是到了最近几代,这子嗣问题更为严峻。
戚继光老爹戚景通,便是因为上一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戚宣膝下无子,从义乌南塘戚家过继过来。
而戚景通也是子嗣艰难,其原配张氏不育,后又娶王氏,到了五十六岁才得子戚继光。
当然,作为后世对戚继光的生平比较了解的纪浩,知道这个情况在戚继光身上还会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