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这亭子时,纪浩见里面石碑后面刻得是:“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血~红的大字!
这十六个大字正好对着大堂,应该是专门写给大堂上的坐堂官看的!
纪浩知道这规矩好像也是洪武皇帝老朱定下的,天下府县衙署都需要立这块石碑的。
这块石碑对衙门的坐堂官算是一种警戒。
县太爷若是在大堂问案,一抬头就看见这十六个血红的大字,估计是相当不自在的。
此时节当官的有几个心底真正无私的?!
怕是这大堂正对着这石碑,也是县太爷总在二堂排衙问案,没事儿不坐大堂的原因之一。毕竟换做是谁,每天瞅着这么一块石碑,也是心里不舒服的。
大堂和仪门之间的这个院很是宽敞,这便是县衙的正院了。大堂东西两侧各有一排有些破旧厢房。
纪浩绕过这放置石碑的亭子,从左边一排厢房经过时,见那一排厢房的门楣上都嵌着一块石牌,上面分别书写着“吏房”、“户房”等字样,这应该是县衙六科房的吏员们的签押办公的地方了。
纪浩穿过大堂,便来到二堂所在的后院了,
后院县衙二堂的左右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