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丢人。
你实力不如人,不投降还能怎样?真的去拼个你死我活后,来个玉石俱焚?那伤害的还不都是老百姓,都是中国人。所以刘禅很坦然。保的一方安宁,很坦然投降。
至于乐不思蜀,这就是刘禅的精明之处了。很简单,魏国对待刘禅这个亡国之君应有的礼遇,是希望天下太平。可你要不懂事,非要复国,那对方只能灭了你。所以,刘禅安于享乐,毕竟自己都一把年纪了,57岁了,还复国?复什么国?搞不好还没怎样呢,就老死了。何况,想要复国的不过是那些没了权的将领,他们不甘于现状而想要闹事。和他们联合起来,那只有一个字——死。而且搞不好,还要被利用。汉献帝不就最好的例子,一直想要重振大汉天威,结果呢,最后被利用来,利用去,被曹丕逼死。
所以,刘禅安然接受外界所说的‘乐不思蜀’,平安的度过余生。
而事实再翻过来看,如果蜀国一直都是按照刘禅的意图来管制,那么魏国还未必真的能够这么早攻破蜀国。原因何在?就是北伐。诸葛亮七次北伐,耗尽了蜀国的元气。随后继任的姜维,依然要北伐。最终让蜀国一直不能修生养息。而你这边北伐,自身元气大伤,魏国那边却只需要守住关口,就让你进退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