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早先由理查德.费曼提出,一开始是从物理现象的模拟而来的。可他发现当模拟量子现象时,因为庞大的希尔伯特空间使资料量也变得庞大,一个完好的模拟所需的运算时间变得相当可观,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天文数字。理查德.费曼当时就想到,如果用量子系统构成的计算机来模拟量子现象,则运算时间可大幅度减少。量子计算机的概念从此诞生。
不过量子计算机,在1980年代多处于理论推导等纸上谈兵状态。一直到1994年彼得.秀尔提出量子质因子分解算法后,因其对通行于银行及网络等处的rsa加密算法破解而构成威胁后,量子计算机变成了热门的话题。除了理论之外,也有不少学者着力于利用各种量子系统来实现量子计算机。
而量子计算机之所以超越传统计算机的根本在于其计算的根本性的不同。传统半导体只能记录0或者1,而量子计算机可以同时表示多种状态。如果把半导体计算机比成单一乐器,量子计算机就像交响乐团,一次运算可以处理多种不同状况,因此,一个40位元的量子计算机,就能解开1024位元的电子计算机花上数十年解决的问题。
“现在很多公司,诸如ibm,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等等都在研发量子计算机。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