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叫《肆命》,专门讲如何分清是非的道理,对于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做,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徂后》,讲的是商汤时候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的规矩行事,不能背弃祖训,爱所欲爱。
太甲继位之初,非常信任,或者说害怕四朝元老伊尹,因此在其辅政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北),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今商-丘谷-熟镇),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这个典故,说的就是这个太甲的生平遭遇。好好一个君王不当,自己胡作非为,最终被罚去陵。要知道,商朝初期的皇陵,那可是是非常简陋的。就是一个坟草堆,然后就此搭建了一个同样简陋的宫殿,仅仅只是供每年祭祖之用。
这种情况下,在那一呆三年,可不是好滋味的事。那是非常苦闷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