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保持一个怎样的距离,明白他们该保持一个怎样的关系,他绝少给彭长宜找麻烦,绝少让彭长宜勉为其难去做一些事情,他今天说的话,尽管是以“气愤”的名义说出的,但两人彼此都十分清楚。
现在就有那么一些伪学者们,闲得没事干,把企业家跟政治到底保持一个怎样的合适距离当做一个学术命题来探讨,有的文章列举了范蠡、胡雪岩等,也例举了当代许多案例,但彭长宜多这些不以为然,因为这个距离没法界定,甚至没有定式,凡是能当做课题研究、能形成文字的东西,都被囿于一个框架里了,真正的答案,从来都是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
吴冠奇有老谋深算的一面,有企业家的趋利本性,有同窗的情谊,当然,他还有一个战略家的远见,那就是他的“细水长流”的理论。这个理论,完全暗合了彭长宜的从政理念,也是部长最初灌输给他的思想。所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吴冠奇也摸准了彭长宜的脉搏,他从来不对彭长宜有过分要求,因为他知道,彭长宜有自己的原则,他不会为了金钱或者友谊而出卖他的原则,这一点,他早已领教过了。对于彭长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吴冠奇也是投资,他不希望彭长宜走偏,自己也绝不能把彭长宜带偏,他瞧准了彭长宜,他要跟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