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了。皇朝在明代为改变云南人口结构,有大批汉族军民,陆续向云南转移。朱有炖受册为周世子,在明惠帝发起的削藩行动中,与其父朱橚一同被废为庶人,迁徙进了云南。事有巧合,朱有炖与其父朱橚,一同住进一家租房户,与顺丫姑和母亲租住的房,竟是东西邻居。两家说起话来,都是凤阳迁徙来的老乡。朱有炖那一年20岁,顺丫姑巩氏18岁,二人年龄相当。巩氏长得很漂亮。二人到婚龄且都未婚,一见面没用人介绍,竟是一见钟情。母亲也知道,朱家是朱元璋的后代。母亲让姑讲个条件:不尊人殉制!也就是说,朱有炖到百年后,不得陪葬巩氏。否则,巩氏不嫁朱有炖!姑出生刚一岁,那年天来场瘟疫,姑就死了父母,是顺丫母亲养大的姑。所以,姑很听母亲的话。朱有炖应了顺丫母亲提出的条件,给巩氏写了契约,姑才嫁给了朱有炖为朱巩氏。
“你父亲是大吏?”谭娟惊问。
“父亲长得啥样,我虽没见过,但我后来听说父亲先后共娶妻妾(含逃殉的母亲)六位老婆,在巩姓家族中,是赫赫有名很富有的大家庭。父亲暴病而死后,竟陪葬了五位妻妾。我那年刚两岁,家人一打疑迟,母亲被好人搭救并带我及姑,是无可无奈何地离开家府而逃殉的。没有人殉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