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什么呢?
说实话,当皇帝的点状元就没个标准,有时候他们会看看文章,凭自己对文章的喜好来确定状元的人选,有时候他们也会任性一把,压根就不看文章,就凭名字、籍贯、年龄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点状元。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都这么干过。
明朝的皇帝也这么干过,明成祖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就喜欢按名字来点状元。
比如,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读卷官评定的状元是林文秸。
明成祖觉得这名字也忒土了,第二名陈循的名字倒是比较有气势,于是便点了陈循当状元,而倒霉的林文秸直接被他踢到了二甲第二名,连二甲第一名都没人家的份。
又比如,永乐二十二年甲辰科殿试,读卷官评定的状元是孙曰恭。
这古人写字可是竖着写的,孙曰恭很容易误读成孙暴。
明成祖的帝位可是从他侄子手中夺过来的,靖难之役打的那是相当的惨烈,当时许多大臣不服,他只得大开杀戒,残暴的事情没少干,因此他对“暴”字相当过敏,就担心世人说他残暴,这个“暴”字他是看都不想看见。
而这孙曰恭当了状元有心人肯定会看成“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