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一鸣说,在增设二科之前,杭三棉厂作为国营企业,他们生产的棉纱,向来是不供货给私营公司民营工厂的。他们生产的棉纱,基本上大批量的供给周边及其他地方的国营纺织厂,国营家纺厂、国营被服厂,国营毛巾厂,国营制衣厂等。虽然说棉纱是这些国营厂的生产原料,基本上不愁卖,但国营厂与国营厂之间的供给是有规定价格的,这个价格往往很低,产出和收入比连薄利都算不上。
以前周大成他们手上的权力蛮大的,通常能影响到一个国营被服厂能从杭三棉厂拉走多少低价的棉纱。也正因为此,周大成他们销售一科的人去走访跟进,总能好吃好喝被招待,临走还能捎走一条黄鹤楼,两瓶洋河大曲。
不然杭三棉厂怎么会说,除了后勤办,就属销售办的油水最肥。
前些日子,厂领导班子根据省里指示,决心改革,放开向私营公司民营厂供货的口子,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向市场经济靠拢。厂里决定,打破棉纱专供国营厂的常规,减少对国营厂棉纱供给的配额,将这部分配额面向市场,开辟私营公司民营厂的客户群体。这块市场,交给郑一鸣的销售二科来负责开拓和对接。厂里也希望,通过这次对接新型市场的尝试,把杭三棉厂这艘暮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