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院儿的知青一起参加了闫妮的婚事,从早上刚刚天亮就准备,闫妮儿穿着一身新夹棉的红衣黑裤被新郎背出了门,妇女主任给大家作了介绍,两人对毛主席宣了誓,又给吴会计夫妻磕了头,这场革命气息浓烈又夹杂着农村风气的简洁婚礼就算完了,剩下的就是吃酒席了。也难怪闫妮得意,这回的酒席吴家出了大血,大碗的大锅菜里飘着油腥,有的还能见着肉,两大盆菜都是储了过冬的土豆配了干菜,这是把今年的分量用光了。
对于娶个女知青不同的人家看法不一样,有的觉着不合适,这娘家离的远少了帮衬,不如村里的知根知底,有事也能搭把手。而吴会计家这样的就觉着合意,儿媳是读过书的见识就不一样,以后生了孙子也能教着念书,他原本准备了一百的礼钱结果亲家没要还给了二十,都给小两口压了箱底,可见也是大方的,有门城里亲戚对儿子将来也有好处。当然,他不知道的是,那一百闫妮儿直接就没给家里,而是写信说自己要结婚穷的揭不开锅她娘才东拼西借寄来了二十多块钱。
;<script>chaptere;</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