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挨打,毫无战争主动权。届时,契丹人想入侵就入侵,想掳掠就掳掠,中原大地将饱受涂炭。谨以此文,警醒诸位同胞,国运之战在于幽云十六州,在于每位大顺子民的鼎力支持,在于三军用命,在于文臣献策……”报纸后面,还附了捐赠信息和参军信息,号召有志青年,拿起刀枪,保家卫国。
这篇文章,巧妙地把家与国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警醒了世人,国破则家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每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那大顺灭国之日,便是大顺子民破家之时。
一文惊醒万万人。大顺子民也不缺乏有识之士,一呼百应之下,不少热血青年涌向各地厢军,吓得兵部官吏连夜上奏给陆承启。
陆承启接到奏报,叹道:“谁说我大顺没有希望,这些热血青年,就是大顺的希望!”
其中还有一则插曲,那就韩伯珂独子,韩成义也是热血青年,一身家传刀法使得虎虎生风。他原本乃是文武双全,文能提笔写词,武能上阵杀敌。只不过这次恩科没有中,仍留在长安郊外苦读经书。这日他看了《大顺民报》之后,热血上涌,就想报名参军。
韩凤儿吓坏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弟弟,你还记得爹爹临终前是怎么跟你说的吗?我韩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