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阅读网) (bi qu ge s . (更新快,无弹窗广告)
耶律良自然是不敢答应陆承启这样狮子大开口的条件,要是钱银少一些还好,可计算下来,单单是这些将领的赎金已经超过了百万贯钱,他哪里敢答应下来?
要是答应了,他这个同知南院枢密使事,也就做到头了。辽国什么时候服过软啊,他要是敢答应了这些条件,他肯定会被写进辽国史书之中,作为卖国贼的典型,世代被后人唾骂。
其实陆承启要价真不高,百万贯钱财,恰好是这次禁军和边军抚恤和赏赐的总额。要是再算上晋升的军官发放的俸禄,陆承启只亏不赚。
倒不是陆承启没有魄力要价再高些,只是陆承启通过在辽监察士的暗报,推算出辽国能接受的赔付就是这么高了,再多的话,耶律洪基可就要心疼了。辽国不同大顺,有着繁华的商税、农税收入,一直税收不高。再加上这个时代,没有澶渊之盟,辽国也没有那一年一度不劳而获的价值上百万贯的岁币,生活一直挺拮据的。
认识到辽国经济这般孱弱,陆承启还真的挺不忍心要价太高,百万贯钱是他的底线了。俗话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放在这个异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