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也难逃这个定律。常言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凭什么以你的才学能得到小皇帝的赏识,我的才学比你高多了,却还是一介白身?王安石恐怕也是这样的心理,陆承启稍稍一想便能明白了。
可正牌历史上王安石是什么样的人,陆承启也知道一二。虽说他文学造诣上是不错,但施政起来不顾后果。出发点是好的,奈何过于着急,过于理想化,加上保守派的力量太大,即便有宋神宗的支持,也难逃失败的下场。其实那时候若王安石的性子不是那么拗的话,与保守派做一个利益的妥协,熙宁变法还是能持续下去的。也不至于宋神宗一驾崩,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就启用保守派的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
至于熙宁变法的成效,客观来讲,还是不错的。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这十五年间所颁布的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哪怕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也还是让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改善。若北宋没有熙宁变法,也不知道能否挡得住辽国的入侵。恐怕女真人没崛起之前,北宋就亡国了。
从这方面来看,王安石的能力毋庸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