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大体上都能接受他的投降。
不过,这么大的一件事,卢尘洹其实是没有权力自行决定的。这就得说说大顺有些坑爹的兵权制度了。和对应的宋代一样,因前朝武人作乱,致使胡人夺了中原江山,太祖一向忌惮武人,虽说他也是武人出身。与正史上巧合,太祖也弄出了一个枢密院,实行调兵权和领兵权的分离。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一个大将领军出征,他只有军事上的话事权,至于是否接受敌人的投降,却没有决定权!更要命的是,只要是有关政治的事情,你这个领兵大将,什么意见都不能提,你只要好好领着兵打仗就行了。换句话来说,便是军政分离。
这样的制度,已经有分工的雏形了。可问题在于,太祖没有那个眼界啊,他只是规定了领军大将不能这么做,那么做,却没有告诉他,自己要派谁来做。于是乎,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必须要上奏折请示。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等到皇帝送来旨意,估计在外的军队,早就尸骸无存了。古语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有事急从权之说。可太祖的硬性规定,害死不少人。虽说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大将拥兵自重,但凡事怕过头,一件好事过了头,也会变成坏事的。
再说了,哪怕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