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子们赖以反击的手段,已经被陆承启轻易化解了,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
问题就在这里了,陆承启明白报纸的影响力,可徐崇光他不了解啊!徐崇光头疼着的,无非是秀才举子们带头闹事,无所事事的百姓不明所以,也被牵扯进来。这些秀才举子们夹裹着民意,对朝廷施压。到了那时候,别有用心的政敌,便会借着此事联名弹劾,逼着徐崇光辞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当年的范仲淹,不也是这样倒台的吗!
一想到自己即将步上恩师范仲淹的后尘,徐崇光不免心灰意冷。他壮志未酬。想要成为一代名相的理想眼看就要触及到了。却不料出了这档子事,成为贤相的美梦算是破灭了。
见徐崇光丝毫不为所动,陆承启也是摸不着头脑:“怎么,徐卿信不过朕?朕说过要保你。自然是不会食言的……”
徐崇光苦笑着,心里想:“到了那时,群臣激愤,你是皇帝又能如何?民意不可违,你是皇帝。自然不能认错。所有过错,都是我这个内阁首辅的错。那时,你又怎么保得住我?”
早有心理准备的徐崇光,对陆承启这个保证根本一字不信。他现在最想做的,便是辞官。但事出突然,难免被世人诟病。日后士子闹事,他身上的污点更是洗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