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更有利于集取士大权于皇帝手中。
只是师徒之情,岂会被一纸诏书所限?哪怕明面上不说,暗地里考生与座师,都还是以师徒相称。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天尚未亮,贡院门前就挤成一片了。这次恩科,是真正的向天下网罗人才,以“为致治之具”。科举向士人公开,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均可参加,尽聚诸路贡士,惟才是择。对于士人,“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不讲究门第等级。即使“工商、杂类”及其子弟,只要有“奇才异行”也可应试授官,甚至僧、道有时也可应试。这些在《大顺民报》上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了。只是很多人都不信,白白错失了制科这么好的机会。
在贡院门前,早有监察士和城防司共同维持治安,同时负责检查考号,户籍之类,也包括了仔细搜身,防止考生夹带。
贡院的门不大,一般都是检查了户籍之后,便放入贡院前。然后在贡院内,进行搜身,连食盒、笔墨砚都要认认真真检查一遍。待得所有考生入内后,主考官文彦博才亮相。不过说起来,自他接到圣旨后,他已经在贡院里呆了有八天了。这是因为所谓的“锁院”制,即主考官为皇帝随机委派,圣旨到后,就要在考选期间,暂时与外界隔离,以杜绝请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