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路起点的泉州,更是住了不少大食人。这一切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大顺放开了商业,而朝廷上下也明白了,靠农税已经维持不了国家运转了,必须靠商税才行。更别说一年比一年高是关税,更是成了国库的救命稻草。
有了共识,那就好办事。现在陆承启颁布的商业政策,很少人反驳了,甚至有不少上进的官员,已经开始摸索,怎么建设治下的商铺,好引导商业发展。一时间,藏在地窖里面的钱银,疯狂地涌入市场,差点没有造成货币贬值。幸亏皇家银行出台了更加稳健的存款业务,把利息加到百分之八,才稳得住局面。
大顺其实不缺钱,都是藏富于民了。现在商业兴起,热钱流入,往往能获利倍于田产。这样高的利润下,自然有人抢着进入。但一个产业市场就这么多,这么多人进来了,分的利润就少了。于是一个产业弄翻了之后,又一个产业兴起。如此循环了好多轮之后,才渐渐恢复市场的引导性,不再以低价策略进行买卖了,而是注重质量。
长安城因为规范的商业化,已经完成了产业洗牌。能存活下来的店铺,不是富贾一方的大商贾,就是背后有人的产业。天子脚下,哪个商人敢不诚信买卖?于是乎,很多官员趁着回京述职的期间,开始考察长安的商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