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将,永远是激起双方士气的有效手段哪怕大顺军队历来在战场上讲求统军列阵的严整,但出色的个人战技与应变能力,亦足以构成场战役的成败关键。作为两军混战前的序幕,斗将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哪方获胜。
大顺立国之后,阵前斗将的比例大大减少了,往往是采用弓弩齐的形势,以盾牌步兵放在两翼,阻止敌军骑兵突袭。这也是大顺缺马的缘故,要是有马可骑,谁想以步挡骑啊!这不是让血肉之躯,去抵抗飞驰而来的飞骑吗!模式化的战斗,却并未把阵前斗将这个传统抛弃。《武经总要·百战奇法》有云:“凡与敌战,营垒相远,势力相均,可轻骑挑攻之,矢兵以待之,其军可破。若敌用此谋,我不可以全气击之,法日远而挑战,欲人之进也。”也就是说,每当敌我实力均等,尚存相当作战距离,方会先遣轻骑作主动挑衅,从而测试敌军虚实。
值得注意的是,彼方虽深谙来者的试探动机,惟于不肯示弱下,依然愿意派员应战,正因为如此,往往会触格斗的局面。在决胜负的共同心理下,胜者乘胜追击,败者丧师而逃,形势立时成为强弱立判的转折点。阵前斗将的重要性,显然可见。
但大顺将领,自太祖之后,往往由文官担任。文人写文章还行,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