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们惺惺相惜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在他们对于行军布阵上的看法相当致,有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这样的良将,是绝不会给同僚拖后腿的。其实自折克行的战绩也就看出来了,当年种谔在大同府被契丹人打得大败亏输,要不是折克行率三千精骑,冒死断后,种谔岂能逃出生天?那三千精骑,硬是把二十万契丹人拖住了半日,最后被合围后,才不得已分散突围。那战,折克行带着几十残兵回到大同府,却没有半寸功劳。虽说是种谔迫不得已,却也因此埋没了折克行。
沉寂了数年后,折克行时来运转,总算等到了明君。
要知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这个年头不是什么新鲜事。怀才不遇的例子,多了去了。折克行原本以为自己身武艺兵韬,就要埋没在大同府,就做个从七品的武义郎,正品的团练使的时候,旨圣意,将他调往大理府。自此,他的人生拐了个百十度的大弯。与交趾人的几次大战,让他沉寂的心,都变得炽热了起来。身才华得到施展,有比这个更畅快的事么!
卢胖子与折克行乃是武将,惜别在他们看来,过于儿女情长。只听卢胖子意气风地说道:“月之内,本将要让李日尊,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折克行也豪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