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制品。
正是因为这样的风气,大顺的各类技术蓬勃发展,竟有一日千里的盛况。
不是汉人不聪明,只是聪明没用对地方。这是陆承启的感慨,连杂学都能赚钱了,那读书做官的人会少吗?并不会,第一批蒙学的成果出来了,竟然培养出了更多的举子。每隔一年的乡试,都涌出更多的举子;每隔两年一次的省试贡院大考,也要增派礼部阅卷人手。科举一途,更是让无数寒门子弟,能真正地出人头地。毕竟大顺的经济繁荣,官员的俸禄也水涨船高,绝对能保证一大家子的生活,而且还是月俸。
帝国变得这么快,不跟上潮流,怎么能做储君?陆承启让陆厚旭去读蒙学,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朝中大臣都知道预定的太子在长安读蒙学,可大家都没宣扬出去,陆厚旭也像平常人家的孩子一样,在蒙学里结识了不少朋友,甚至还去到这些朋友家做客。读蒙学的,一般都是家境不太好的,再加上陆厚旭被周芷若、韩凤儿自小潜移默化的良善,亲眼所见贫苦人家是怎么生活,深深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为此还特地请教过陆承启。
陆承启是这么说的:“厚旭,正如你所看,大顺虽然强盛,但一样有穷苦百姓;长安虽然繁华,但也有百姓挣扎在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