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小样,虽然变化很大,但基本构思 是一脉相承的。
连忙跳过去观察。
汉白玉的舞台基座,被郭槐生指导提炼得更加抽象,有更多现代雕塑的简练象征含义,然后就是基座上的幕布,万长生在这里充分展现了他超乎雕塑系绝大多数师兄的精巧雕工,愣是把汉白玉雕成薄薄的布料质感!
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想过的雕法,哪怕他拥有这种精细的能力,但也是在接触了欧洲古典雕塑的震撼以后,才知道原来布料不光是菩萨身上那种大块大块的泥片,还能超级写实的雕刻出薄如蝉翼的质感来,嗯,恰好他真是会雕蝉翼,这可是印章上面常见的装饰。
真正到这个时候,万长生才把自己的石雕功底用上。
这是第一道门,向两边拨开的幕布,露出各种电线管道组成象征工业化的第二道门。
抽象的结构,非常具象写实的管道、线缆、甚至接头,再次让万成生的功底爆发。
然后才是舞台上环绕象征布景的第三道拱门。
灯光架子、消防梯,空中背景板,不同的幕布,不同的场景,堆砌的道具,组成了第四道,第五道,第六七八道门,直到最后光洁如玉的背墙。
每一层似乎都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