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美术学院招生,最青睐就是这种有自己艺术天赋想法的孩子,但又不是鬼画桃符……”
院长好像是听见外面的对话声,轻手轻脚的退出来:“这就是你在搞的青少儿培训?”
万长生老实承认:“还在摸索,争取最近出教案,有人提醒注意这个孩子……”
他真是这个瞬间,忽然意识到,这也许就是水到渠成的恰逢其时!
从万长生到老童,再到金牌导师里面的吴老师他们,都明白国内现在的美术教育体系不太对,艺考设置不合理,起码是比国际上的做法落后很多,还很陈腐。
动不动就是一刀切的素描色彩考试,这样的应试做法也就只能在国内体系生存,根本没法走向世界。
所以包括万长生自己都一直在说,现在的所有做法,是在现行机制下的尽可能折中。
先把钱赚了,再用钱去培养更好更合理的青少儿美术环境。
但环境改变了,又能如何呢?
倒逼体制改革么?
那是最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万长生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做了再说,尽可能把这个过程做得有钱赚,不管怎么说,把钱赚了再源源不断的投入改变,量变到质变,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