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长生依旧中规中矩的介绍自己是怎么在国家大剧院后台得到灵感启发,创作的第一版是什么样,一改、二改直到最终作品又怎么完成。
作品在前期受到蜀美雕塑系主任郭槐生的指导比较多,最后部分确实得到了戏剧学院雷万强教授的建议修改。
这就等于是写论文,得了两位大咖的签名背书啊。
可把旁听的其他雕塑家羡慕得垂涎三尺。
这才多少岁,人脉就强悍如斯。
很多人确实是只会看着人家的人脉感叹,却没想过为什么人脉会连通抵达。
讲完自己的,万长生也全程细致的倾听了所有其他雕塑家的创作说明会,在他看来,这才是最大价值。
可以亲身体会到其他雕塑家的创作意图、思路调整,甚至整个作品演化的过程。
反正他自己是没有藏私的,估计在能不能打动评委的重要性之下,雕塑家们都不敢隐瞒。
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另外重点就是请那位赣西瓷器大哥一起吃饭,又讨论了不少关于瓷器文创产品的制作思路。
这也是经过跟博物院文创组的切磋,万长生更加坚定了加大瓷器类作品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