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发条,一般是把一根生铁棒反复加热敲打,在加热锻打中,去除生铁中的杂质,使之从生铁向钢过度——这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在古代华夏,这就是所谓的“把生铁锻打成精铁”的过程,中间很耗力气和材料)。要锻打很长时间,这根铁棒,最后被锻打成细长的“铁尺”。此时,这根“铁尺”已经不能算生铁了。因为,在加热锻打中,很多碳元素被消耗掉,降低了生铁的含碳量,使得铁尺变成了钢尺。
然后,工匠再把这根“铁尺”高温加热。加热后,在固定的工作台上弯曲固定,艰难地缠绕成卷状。然后,再放入退火炉里进行去应力退火。
但前提是——那根“钢尺”没出问题。因为是纯手工锻打除碳的,所以钢尺的含碳量控制很难。毕竟,靠热锻除碳,质量很难控制。所以,用生铁棒打造发条,成品率很低,一般不到一成。其中,最难的地方,就是把生铁棒热锻成含碳量合适的钢尺。只有质量达标的钢尺,才适合做发条……后面的弯曲和退火工艺,倒是不复杂。所以,如此低的成品率(这还是熟练工匠的成品率),造成发条价格居高不下。
而且,就算你知道发条是怎么打造出来的,没有浸淫此道多年的工匠,也很难打造成功。因为,靠手工热锻控制铁尺的含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