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到了后边,开始了装填弹药的工作。第二排退下来的时候,他们还在装填。但当第三排上前射击完并退回来后,第一排的火枪手们,也大致装填好了。也就隔了几息的时间,第一排终于装填好,走到了最前面,举起了火绳枪,在军官的号令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射击……
如此,三排火枪手进行了相对比较连贯流畅的三段击,看得在场的大明官员和将士们眼花缭乱。
“果然不愧是黔宁王发明的三段击,犀利无比啊!”刘孟由衷地赞叹道。得,功劳全归大明黔宁王沐英了……
“黔宁王犀利!”在场的大明文官也赞道。他们不会赞扬番邦,但赞扬本朝名将,还是不吝夸赞的。而廣東当地,夸奖一个人厉害,都会说“好犀利啊!”,就连刘孟等外来官员,也被影响了……
但这时,负责整个千户所的火铳队的百户李三水却是疑惑道:
“孔大人(孔泰),我观贵军装弹只需30息,而我军装填弹药,铳管更短,却需要60息以上,为何?要知道,把铅弹放入铳管,很是麻烦,需要费很大的工夫……”
作为专业人士,李三水发现,这些北海国的火枪手,貌似把铅弹装入枪管很轻松啊。如此轻松,李三水怀疑这些铅弹都要比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