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可承受的膛压,未必有后世管壁较薄的炮管大。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靠的是克虏伯的钢铁炮。而克虏伯的火炮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克虏伯火炮是锻造炮,能承受的膛压大。在普法战争前,锻造钢炮可是很少见的。普法战争前的美国南北战争,主力火炮拿破仑炮,就是典型的铸造炮。
而克虏伯的火炮,则是先用大吨位的锻压机,对钢柱进行猛烈的自由锻,使得钢铁内部晶体结构变得更加紧密,同时承受膛压的能力也大大增加了。
等到钢柱被锻打得差不多了,克虏伯公司才开始用钻机进行钻孔。虽然锻压过的钢柱钻孔变得很困难,但得到的炮管,抗膛压能力却大大提高了。而且,火炮也可以制造得更轻便些。不然,还是用铸造的话,需要造成像红夷大炮那样又厚又笨重……
然后,依旧使用铸造炮的法军,被普军的克虏伯锻造炮打得屁滚尿流……再然后,欧洲就流行锻造炮了,而铸造炮,则退出了历史舞台……
……
为了提高刀身和板甲的金属性能,一开始,钢条其实是送到人工水库那边的水力锻锤下面进行强力锻压的。而后,被水力锻锤锻压过的中碳钢条,才会由铸刀师们用铁匠锤捶打调整外形。毕竟,水力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