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样的方法,马林制作了一百个陶范。但最终验收后,只剩下了7个合格品。不过,这也够用了。
有了陶范,制造独头弹就简单了——马林把两半陶范合二为一,然后浇入熔化的铅液。等到冷却好后,掰开两半陶范,就得到了一枚独头弹。
……
可是,在尝试装填和检验效果时,马林遇到了很大的难题。这和他之前想的一样——装填容易把独头弹弄变形……
因为是前装滑膛枪使用的,独头弹同样需要用铁通条捅进枪管。可是,铅制的独头弹那么软,哪能用铁通条硬捅啊?铁定会给捅坏了的……而一旦捅坏了,那就打不远了……
如何把独头弹安全地捅到枪管底部?这个问题困扰了马林很久……
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很大——既然尾部改成了类似迫击炮弹的尾翼,那么,尾部可能无法让子弹做到闭气了。而且,塞纸团或皮革垫底也不行。因为,火药在突破纸团或皮革的保护后,力作用到子弹身上,还是会有问题。细小的尾翼,无法承受足够的火药气的推力。或者说,火药气的推力,无法很好地作用到独头弹上面……
……
“后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加一个木制弹托?”马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