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而言,在明朝,很多小孩子手里,也能有几枚铜钱,用来买零嘴。
但在德意志,因为没有零钱,一般人家,手里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芬尼小银币。很多时候,因为缺乏零钱,需要采用很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法。而这,大大地阻碍了商品的流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
所以,更小面额的钱币,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只是,按照现在的银铜比价,一枚含银量50%的银币,只相当于8枚等重的铜币。而若是含银量只有25%的银币,只相当于4.5枚铜币。按照一枚芬尼银币相当于后世50元的算法,一枚等重的小铜币,相当于后世6.25元……
“不对!”马林忽然大叫起来。
他忽然发现,也许价值6.25元的铜币的确不能代替类似后世1毛、5毛和1元的小额货币。可是,也很接近5元了啊。至少,他比相当于50元的芬尼银币,面额小了很多。
也就是说,使用铜币的话,起码比不使用要方便很多。毕竟,8个铜币才相当于1个芬尼银币呢。到时候,工人们每天就不是领取2个芬尼银币的薪酬了,而是领取16个铜币。如此,他们花钱也方便了许多。
至于以后铜价贬值……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