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可都是马林在后世亲眼所见,不是瞎吹。扫盲班什么的,也就糊弄糊弄不懂行的人。真实的效果,其实并不太好。但事后宣传的时候,在上头示意下,都是过度吹嘘扫盲效果的。不明真相的人看了报道,以为扫盲班的成员个个都被培养成了博士呢……
当然,这要分年龄段的。对于未成年人扫盲,那效果是非常好的。毕竟,未成年人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强。而对于成年人而言,岁数越大,所谓的人生阅历越多,扫盲效果就越接近于零……
比如,早些年乡村开始出现农技员,教农民们科学种田的时候,很多老农就不以为然。他们开口就是“老子种了几十年田,不比你这小娃娃更懂行?”,拒绝接受新的农业技术。只有在试验田块上取得了看得见的效果后,这些老人们才会肯接受新技术。所以,后世有一个名词,叫“农业示范田”,就是给那些固执的老农看实际效果的。
总之,岁数越大的,就越没有培养价值。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和认知能力已经固化,很难再有突破。只有未成年人,因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才能轻易改造。
至于后世影视作品里面,我军对不识字的战士进行扫盲……嗯,编剧绝对不会告诉你,只对少部分人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