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大明朝的火炮手和火枪手们是什么德行。对于这些没文化的古代火炮手恶化火枪手,装药纯粹是跟着感觉走。装多装少全看装药时手抖不抖。
所以,最好给他们配备量取火药粉的容器,严格规定量的多少,才能控制住装药量。
这个想法,是马林上辈子有过亲身体会的。当然,不是打炮的体会,而是做菜的体会。马林上辈子厨艺一开始很差,主要是对于放盐、放糖什么的控制很不好。经常是手一抖,盐放多了,或者糖放多了……
后来,他去超市专门买了很小的勺子,用来量取调料。比如,一锅菜,盐加两勺,糖加三勺……经过反复练习,马林做菜时再也没有出现过盐放多放少的毛病了……
而这个办法,用来约束古代火炮手和火枪手,也是再好不过的了。为此,马林让木匠制作了专门的木勺。炮兵用大木勺,装药三勺。火枪兵用小木勺,装药一小勺。如此,就可以控制好装药量了。
当然,明朝后期火枪手故意少装药,也不能怪怪火枪手。因为,大明工部制作的火枪太特么垃圾了。要是按照要求装足了药,很容易炸膛,杀伤火枪手本人。因此,明末火枪手少装药也是被逼的。但是,这样一来,火枪就真的成了鸟铳了,只能打死鸟,不